开封村医当全国人大代表 临行前还给村民看病

2021-01-06分类:新闻播报

本台消息 据大河报报道3月1日,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65岁的马文芳像往常一样走进自己的诊室。套上白大褂不一会儿,抱着娃来看病的人前后脚到了。

“张嘴,让爷爷看看嗓子。”“这娃得打一针了,他爹回深圳了?工资涨了没?”他一边与乡亲唠着家常,一边麻利地倒腾着手上的活计儿。“别哭乖乖,马爷爷打针一点儿都不疼!”老乡话里话外是满满信任。

还有两天就要启程进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了,马文芳这个“老代表”显得胸有成竹:该往北京带的(议案、建议)已经准备好了。十几天不在这,村里有些事得提前处理一下。

他说的“事”,就是给娃娃接种,给老人体检。忙完了这些,他才能安心踏上履职之路。

3月3日,代表进京。老马在G90上,像往年一样翻开大河报,“看看别省代表都准备了啥。互相学习一下。”他还不忘跟同行的其他代表交流:我准备了一个议案,您有空帮我看一下。

来到驻地河南大厦,老马摊开准备的议案与建议,铺了一桌子:“咱从基层来,有机会替老百姓说话,一定得说到位、说出效果!”

3月4日晚上,马文芳特意对着镜子仔细刮了刮脸,因为第二天要去人民大会堂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开幕式。

3月5日一早,老马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夹上文件包,精神抖擞地踏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

与他一样,来自各个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正式进入“履职季”。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真带劲!健康中国提得好,咱老百姓能有更多获得感!”老马一张嘴,也蹦出了好几个热词。

3月6日,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老马手举得很高:我要发言!

镜头记录了老马的六天,从“赤脚医生”到全国人大代表,他的人生足迹,处处与别人不同。

此前报道:

河南赤脚医生当全国人大代表 8年走访7个省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渝文

3月1日,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65岁的马文芳像往常一样走进自己的诊室。套上白大褂不一会儿,抱着娃来看病的人前后脚到了。

“张嘴,让爷爷看看嗓子。”“这娃得打一针了,他爹回深圳了?工资涨了没?”他一边与乡亲唠着家常,一边麻利地倒腾着手上的活计儿。“别哭乖乖,马爷爷打针一点儿都不疼!”老乡话里话外是满满信任。

还有两天就要启程进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了,马文芳这个“老代表”显得胸有成竹:该往北京带的(议案、建议)已经准备好了。十几天不在这,村里有些事得提前处理一下。

他说的“事”,就是给娃娃接种,给老人体检。忙完了这些,他才能安心踏上履职之路。

3月3日,代表进京。老马在G90上,像往年一样翻开大河报,“看看别省代表都准备了啥。互相学习一下。”他还不忘跟同行的其他代表交流:我准备了一个议案,您有空帮我看一下。

来到驻地河南大厦,老马摊开准备的议案与建议,铺了一桌子:“咱从基层来,有机会替老百姓说话,一定得说到位、说出效果!”

3月4日晚上,马文芳特意对着镜子仔细刮了刮脸,因为第二天要去人民大会堂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开幕式。

3月5日一早,老马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夹上文件包,精神抖擞地踏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

与他一样,来自各个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正式进入“履职季”。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真带劲!健康中国提得好,咱老百姓能有更多获得感!”老马一张嘴,也蹦出了好几个热词。

3月6日,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老马手举得很高:我要发言!

镜头记录了老马的六天,从“赤脚医生”到全国人大代表,他的人生足迹,处处与别人不同。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本周河南大范围剧烈降温局地有雨雪 低温-7℃

下一篇:洛阳女教师因患癌离开讲台 全班学生哭声一片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371-65718518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