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离家半个多世纪 晋豫两省接力送他返乡

2021-01-06分类:新闻播报

 河南老人离家半个多世纪 晋豫两省接力送他返乡

 本台消息 据大河报报道旧洞

  老人在山西金盆村居住的废弃破旧窑洞

河南老人离家半个多世纪 晋豫两省接力送他返乡

  老友

  见到村里少时玩伴儿

河南老人离家半个多世纪 晋豫两省接力送他返乡

  入户

  家乡民警帮他入户

河南老人离家半个多世纪 晋豫两省接力送他返乡

  感恩

  送别帮他返乡的山西爱心人士  □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葛生文图

  核心提示|4月7日,“窑洞老人”邓国俊在爱心人士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离别数十年的家乡。“没想到,还能叶落归根……”从下车到住进敬老院,这句话一直挂在老人没牙、跑风的嘴里。

  一条短信

  将“窑洞老人”拉进公众视线……

  “早晨6点就出发了,650多公里的路程跑了9个半小时。”7日下午3时40分,山西省芮城县护送“窑洞老人”邓国俊回家乡的爱心车,驶进我省汝南县常兴镇政府。芮城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吕红娟对大河报记者说:怕老人坐久了累着,路上多次在服务区停歇。

  “没想到,还能叶落归根……”随行的爱心人士搀扶老人下车后,老人笑着说。

  邓国俊老人,79岁,汝南县常兴镇老湾村人。“是一条短信,让这位‘窑洞老人’浮出了‘水面’,”吕红娟会长说,1月12日上午,一位叫蔡翔的爱心人士,给她发短信说,“芮城县大王镇金盆村的一个破旧窑洞里,住着一位河南籍老人;窑洞里没有水没有电,没床打地铺,‘窑洞老人’过着原始生活……”

  “芮城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发出倡议后,爱心人士纷纷给‘窑洞老人’捐款捐物,县民政局给老人送去了棉衣棉被和粮油米面;快过年时,他们又把老人接进了当地的敬老院。”吕会长说:老人的生活改善了,但他却唠叨起了另一件事——“叶落归根”。

  一则帖子

  在河南家乡荡起爱心涟漪……

  “想回河南老家?我们开车送您。”春节期间看望邓国俊老人时,爱心志愿者们多次这样表态,可老人说:“回不去了,俺是‘黑户’,俺是1972年来山西的;在河南老家,户口被注销了。”

  芮城县的爱心志愿者们将老人讲述的这一情况汇总后,春节期间在我省汝南县的贴吧上发了一则长长的帖子。“这则帖子,(汝南县)县委书记彭宾昌看到后,指示相关部门为老人回家乡养老扫清一切障碍。”据汝南县常兴镇人大主席付新征介绍:春节期间,汝南县警方去山西芮城县,给邓国俊老人取指纹,拍照片;民政部门着手操办老人回乡养老的相关事宜。

  7日下午4时,回乡的邓国俊来到常兴派出所,民警给他办理了入住户口,发放了户口登记簿。“摘帽了,不是‘黑户’了!”老人解开棉袄扣子,小心翼翼地把户口簿装进贴身内衣口袋里。

  当天傍晚,邓国俊老人住进了常兴镇敬老院。“给他准备了单人单间住室。”丁铁谷院长说。

  “再过半月,身份证就下来了。”当晚,常兴派出所民警驱车来到镇敬老院,告知邓国俊这一喜讯。

  昨日下午,大河报记者从常兴镇政府获悉:老人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正在办理中。

  “窑洞老人”

  早年外地流浪,晚年家乡颐养天年……

  “邓国俊老人,是个苦命人。”在常兴镇老湾村,村委会主任刘安介绍:因爹娘死得早,解放后,他一直在外面流浪。上世纪80年代分地到户时,他也没回来。“在村里,他没有责任田,也没有宅基地。”

  “我一开始,是在信阳一带的农场干零工,混个吃饱不饿。”邓国俊老人说:1972年,流浪到了芮城县,在那里给人打窑洞。“那里黄土厚,土质黏,很适合挖窑洞。打窑洞,虽是苦力活,但能吃饱饭。”

  近年来,山西农村富裕了,住窑洞的少了,邓国俊老人的年龄也大了,没人找他打窑洞了。他又在芮城县大王镇一带以拾破烂为生,住在该镇金盆村的一个废弃窑洞里。

  “老人早年一直在外漂泊,如今终于回到了家乡,一定让他幸幸福福地颐养天年。”常兴镇敬老院院长丁铁谷说。

  昨日上午,大河报记者离开常兴镇敬老院时,见邓国俊老人正与几位老人打麻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一男子劫客车行凶杀人 河南退伍兵挺身摁住恶魔

下一篇:我省首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投运 动态投资8千余万元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371-65718518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