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埔:都市里的飞羽世界

2021-01-06分类:中原美食

 

2
 

  寸土寸金的香港,看人们如何为候鸟保留一块停驻之地

  在繁华喧嚣的香港有这么一块美丽而宁静的地方——米埔湿地。

  每年冬天,有约 7 万只水鸟来这里过冬,让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候鸟集中地之一,在候鸟迁徙路线上,它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的中心位置。

  香港人口稠密,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这 1500 公顷的湿地,为候鸟保留了一块停留之地,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观鸟天堂之一,这中间很多故事值得细细思量。

  政府拥有 非政府管理

  站在元朗平原的东北角,举目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海湾泥滩,这里是香港最大的河口区和仅存的湿地——米埔湿地。

  米埔湿地的红树林保存着最原始的状态,是中国第 6 大受保护的红树林,也是水禽的重要越冬场所和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中转站,1500 公顷的范围内分布着浅水鱼塘、基围、红树林沼泽和和潮间带。20 世纪 40 年代,当地渔民在基围内过度砍伐烧柴,使一部分基围内的红树林遭到破坏。

  为了保护这块香港仅存的湿地,当时香港地区的保育组织开始呼吁政府采取保护行动。50 年代,香港政府将包括米埔在内的香港边境地区划为禁区,限制发展,极大的保存了其原生态的特征。1976 年,港府把米埔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1982 年,380 公顷的“米埔自然保护区”建立,1984 年,港府委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正式接管米埔自然保护区,在 WWF 的努力下,1995 年,米埔湿地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被列入“拉姆萨尔”国际公约,至此,含“米埔自然保护区”在内的米埔湿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
 

  从 1984 年开始,特区政府以每年一元的租金将米埔交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托管,米埔自然保护区作为一处政府拥有,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湿地,在许多方面,通过有迹可循的管理守护着这片候鸟天堂。

  米埔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清晰的管理制度。在机构分工与管理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始与香港渔农署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使得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井井有条。渔农署负责核发“进入自然保护区准许证”等管理相关的行政事务。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和项目开展。资金是维持保护区高效运行及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不可少的要素。米埔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除了香港政府每年超过 100 万的港币的拨款外,大部分由保护区自己筹措。

  由于政府的资助并不足以营运米埔,米埔自然保护区采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主要包括来自于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会的支持 ;香港、甚至国际其他社团、组织、企业的资助 ;保护区内基围收获的虾出售的收入(1997 年以后没有再出售);向参观者收取的参观门票费用。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及设施的建设、维护,其余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引导公民参与保护区的管理,是米埔的另一个亮点。

  为了加强公众对米埔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认识,米埔专门成立了米埔管理委员会,负责湿地保护的管理工作。管理委员会由保护区管理人员、大学专家、观鸟会、政府代表组成。这些代表监督着保护区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每三个月的例行会议核实上三个月的工作状况,同时制定下三个月的工作计划。

  而对于众多的香港民众来说,米埔湿地不仅是候鸟栖息的重要地区,也是香港唯一的湿地,是香港地区生态家园和天然氧吧,这样珍稀的地方,举全区之力保证其完整性的方式卓有成效。

  乘坐过香港广九铁路西线的人,会发现高架铁路下有不少人工湿地。由于这条铁路导致 12 公顷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代表们根据香港环评机制中规定的“避免 - 减少 - 缓解”基本原则,在项目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采取了措施,最终另特区政府要求施工方重建了 13.1 公顷的人工湿地以作补偿。

  而从上水到落马洲的铁路支线,曾经一度因穿越重要的湿地而受到当地民众和环保人士的反对,最终落实下来的完善方案是把原来设计成的高架铁路更改为地下铁路,虽然增加了工程投资几亿元,但是保留了湿地的完整。

1
 

  以鸟为本设计景观

  一方面要为鸟类提供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另一方面要营造具备环境教育功能的观鸟基地,在湿地景观设计上,米埔经过了一番思考。

  如何为鸟类提供更宜居、更具保护性的栖息环境,是米埔保护区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和努力的方向。游禽栖息的生活环境多样,包括,淡水沼泽、季节性池塘、林地、泥潭、红树林、芦苇床等,米埔保护区创造性地利用土方工程,在水域中建造生态岛、沙洲、并设计种植了植被,为鸟类营造了不同的栖息环境,一方面保护了水鸟免受外界干扰,另一方面也防止了其他走兽损害幼鸟和鸟蛋。

  同时,驳岸的硬化,会影响某些水生生物的生存,这也影响到鸟类的食物链,间接造成鸟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米埔驳岸的建设,减少了水泥等其他硬质材料的使用,采用草阶梯入水的方式,或其他透水性较强的材质建设驳岸。同时将坡度控制在30% 之内,防止滑坡。

  在植被种植方面,选择和引进能够为鸟类提供食物和筑巢材料的植物,像芦苇和灌木。同时,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引入不同的水生植物和无毒植物。比如为了给喜欢在植物稀疏的地方筑巢的白骨顶鸡提供好的环境,在种植植物的时候就会注意到密度,形成疏密有致的植物空间。

  另外,如何在不打扰鸟类的情况下,便利地观鸟,也是米埔长期以来思考和摸索的方面。

  根据鸟类的性格建设不同的观鸟设施,是米埔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在米埔的管理者看来,鸟是有性格的,有些胆小,有些胆大。对于那些胆小、怕受到惊吓的鸟类,在设计观鸟设施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不能离鸟太近。同时观鸟设施的选址一定要视野开阔。

  米埔的观鸟屋融合了科普教育的功能,是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在具体操作上,将建筑、地形与种植有机结合,让天然的植物和地形成为建筑的掩体,让鸟类不容易发现建筑,给鸟类安全感的同时,也方便游人赏鸟。

  而对那些胆子比较大,对人类警觉性不太高的鸟类,米埔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亲水平台,给游人近距离观察飞禽的机会,让人与鸟充分亲近。米埔“三层观鸟屋”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位置,双层的观鸟屋可以概览米埔后海湾湿地的基围,单层的观鸟屋则可尽览湿地的泥滩。

  为了避免对鸟类的光污染,米埔保护区严格控制照明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对会造成鸟类夜间敏感和不安感的眩目光亮坚决不用。同时,除了室内照明外 ( 如办公室 , 教育中心等 ),基金会并没有在保护区内设置任何照明,而保护区西面的路灯属边境警察所有。对于色彩过于鲜艳的材料——比如红色等刺激性较大的颜色,也会尽量避免。为避免反光材料对鸟类情绪的不利影响,在景观材料选材上,尽量选择石材、木材等环境友好的材料。


1
 

  “绿鱼儿计划”

  湿地的生态功能必须要惠及与湿地有关的社区人群,让大家看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收益,这样,居民保护湿地的积极性会更高。对米埔保护区来说,增加收入,也会让管理更完善。米埔自然保护区是在渔民养殖基围虾的 24 个基围上建立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基围虾养殖盛行,养鱼户在大片的红树林范围内兴建土堤,开辟用以养虾的潮间带基围。每个基围面积约 10 公顷。在香港“堤”和“基”发音相似,所以“基围”实际上是“堤围”,“基围虾”实际上是“堤围虾”。

  在米埔湿地,有三分之一是这种基围和鱼塘,湿地的保护将鱼塘划分为保护区禁止开发,还是采用其他方法?米埔的成败,与这三分之一的鱼塘不无关系。

  其实,鱼塘是一种人工湿地,对候鸟过冬大有裨益。

  每到冬天,在香港的传统养鱼方式里,渔民都有“干塘”的习惯,把大鱼和有经济价值的鱼捞起来,拿到市场上出售。此时,鱼塘水深只有 20至 30 厘米,塘底的小鱼小虾就露出来,成为候鸟的美食。

  为了提高鱼塘的生态价值,米埔保护区从 2005 年开始提出了一个“绿鱼儿计划”,用经济手段鼓励养殖户继续维持传统的养殖方式,“计划”初期与保护区签订鱼塘管理协议的养殖户可以获每年每公顷 2000 元港币的补偿,弥补鸟类到鱼塘捕食带来的损失。

1
 

  同样的,基围养虾也是米埔保护区湿地可持续利用的范例。基围养虾是基围通过通海水流闸口来控制进水和排水来养殖和收获鱼虾。米埔基围虾的养殖方式采用传统生态养殖方式,虾苗从后海湾纳入,然后靠潮汐带来的食物和内在的红树林食物链向基围虾提供养分。

  联合国环境署 2002 年就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每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 1.4 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 7 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 倍。

  因此,科学合理地保护湿地,不仅不会造成当地的负担,还会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同步发展。

  观鸟促生态教育

  米埔保护区最成功之处是通过旅游开发,在保护区内对香港公众、特别是香港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20多年的教育工作不仅为保护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让公众了解米埔存在的价值,自觉地参与到米埔的保护工作中。

  观鸟活动一直是米埔自然保护区内最受欢迎,也是最贴近保护实践的活动。为方便市民近距离观鸟,米埔建设了拥有 180 度视野的观鸟屋和长达 600 米的木桥,使游客能够在指定的位置观赏鸟类,同时又减少了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干扰。此外,米埔还定期举办观鸟大赛,通过大型赛事的形式,进行鸟类保护的宣传,增加公众对鸟类的认识。

  米埔保护区利用丰富的红树林和鸟类资源开展旅游。在周末及公众假日,米埔保护区组织香港市民参观,全年人数控制在 2.5 万人 ;香港教育署每年安排学生团体到米埔保护区参观学习的人数约 1.5 万人 ;同时米埔保护区每年还为数千海外学者和观鸟者提供研究和考察的机会。

  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控制参观人数,预约参观这些国外景区治理拥堵的绝招也用在了米埔。游客到米埔参观游览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规定。

  在生态教育与旅游管理方面,米埔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预约申请制度,以控制生态旅游的人数。米埔自然保护区最核心的红树林区,除了科学考察和环境教育外,几乎控制了游人的进入。其他片区,米埔自然保护区根据环境容量 4 万人次 / 年的限额对参观人数实行总量控制,并细化到每日名额。

  参观的对象,优先保障学生,学生的参观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年的接待量约一万名。而香港公众只能在周末及公众假期进行参观活动,一天最多只能接待八个参观团,保护区的人数上限是 200 人,目前,只能通过网络预约才能进入湿地参观。

  为规范游客的行为,保护区制定了中英文的参观须知与要求,清楚标识步行路线和注意事项,并详细的提出了对游客的衣着、行为等方面的要求。

  在米埔,培训的主要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主,培训教育非常细致。在孩子学会计数的时候,教育部门就专门制作卡通节目和图片引导孩子认识和亲近自然,少年时期利用科普游戏吸引孩子热爱和向往自然,青少年时期则通过系列导赏、理论培训等培养孩子的自觉生态保护意识。

  这些教育培训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逐渐升级,可以说香港人是把生态教育当成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代人的培训确立起了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并已经作为港人文化被传承了下来。(作者系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冬季到鄱阳湖来看鸟

下一篇:河南“桑拿天”初具模型 明天最高温将达34℃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371-65718518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