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网友要求网约车能“一键报警” 技术已实现

2021-01-06分类:新闻播报

    本台消息 据大河报报道这本是滴滴出行在近期上线的一款“紧急求助”功能,却引发了国内数万公众对网约车使用安全性的大讨论:“滴滴”们是否应提供一键报警服务?截至7月13日,九成网友对此投了赞成票。但由此触发新的问题是,如是产生大量无用信息,无疑将为警方带来不小的负担。

  网约车使用途中遇险怎么办?是联系自个儿妈,还是直接报警

  网约车是否应向司乘双方提供一键报警服务?

  这场大讨论的缘起,是滴滴由6月份陆续上线“分享行程”、“紧急求助”、“号码保护”及“人像认证”等安全功能。

  尤其是“紧急求助”,据滴滴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功能专为司机和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用户可通过“紧急求助”按钮一键向紧急联系人发出求助信息、分享行程,并上传实时录音至滴滴安全平台留证。与此同时,滴滴内部也为“紧急求助”建立了一套安全机制,滴滴客服7×24在线,所有“紧急求助”均走绿色通道处理。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助人由“紧急求助”功能链接的对象,应是自己的亲友,还是警方?这引发了国内网友热议。滴滴方面坦言,近期,的确收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建议在“紧急求助”功能中增加报警服务。

  针对这一提议,滴滴于7月12日在网上发起了投票。截至13日中午,国内有4.5万网友参加了这次投票,表达了意见。其结果是,有超过93%的网友认为应该“一键报警”。其中,超过12%的网友认为“紧急求助”仅实现一键报警功能即可。相比一键直达亲友,“一键报警”更加高效,警方也能快速安排警力救援。

  另有超过81%的网友认为应在目前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一键报警”功能,上传录音、报警、通知亲友这3个功能缺一不可。

  九成网友要求网约车加高“护栏”,却有每天两万人尝鲜“紧急求助”

  9成网友建议网约车运营商提供“一键报警”服务,究其背景,无疑与近两年国内网约车行业频发司乘纠纷乃至恶性事件有关。但与此同时,移动出行确已成为城市公众不可或缺的新生活方式与出行方式,并让分享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疏是长效、堵是短策。毋庸置疑,这需要国内整个网约车行业重构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安全体系。

  正因如此,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滴滴出行发布了《移动出行驾驶人员禁入标准》,首次明确网约车驾驶人员资格审查的“负面清单”。有重大犯罪行为(含交通肇事罪)、违反《治安管理处罚办法》(含吸毒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者(含酒驾记录者),具有上述三类违法记录者将被禁入。

  但不只需要长效机制,滴滴新上线的“紧急求助”则是一项直接武器。在必要时,用户可通过“紧急求助”按钮一键向紧急联系人发出求助信息、分享行程,并上传实时录音,这被业内人士誉为移动出行行业的“黑匣子”。

  但这项新功能的上线,也的确为滴滴带来了困扰。如其负责人称,高峰时滴滴每天接到将近2万个“紧急求助”,其中99.27%均是来自用户的好奇尝试,剩下的也均为一般性投诉。滴滴已多次发出呼吁,广大用户谨慎使用“紧急求助”,为真正需要帮助的求助者留出绿色通道。

  那问题来了,如此滴滴“紧急求助”功能,是否具备与警方后台对接的可能?而它若产生大量无用信息,这是否又将为接通警方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呢?

  一键报警技术上已可实现,专家建议“探索兼容方式”

  “紧急求助”可否与警方后台实现兼容呢?滴滴方面表示,这没有太多技术问题,一键报警装置主要通过短信方式直接与警方对接。

  事实上,一键报警装置已是国内比较成熟的警务服务了。近年来,北京、广东、广西等地警方都尝试与部分学校推广一键报警装置,校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校方通过此设备报警,警方不用通话,在勤务指挥部门就可以直接显示报警学校的位置、名称,警方可以迅速调集警力,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此外,国内多地的公交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一键报警系统安装,同时实现公交车辆视频监控全覆盖。

  浙江警察刑侦教研室主任徐永胜认为,“紧急求助”功能还是一键报警更好。“因为救助还是一件比较专业的事情,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对求助做出判断,且能对犯罪分子有更好的威慑作用。”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误按或者误报会给警方增加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徐永胜认为,现在大家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对是否严重到需要报警,大都能做出基本的判断。

  不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怖学院讲师刘鹏则建议,滴滴需向警方提供可相匹配的后台服务机制。

  “直接将信息传给110也会给警方的工作带来压力,因为会有大量的无用信息设置误操作。”刘鹏建议,网约车运营商应成立专门的安全对接小组,借鉴公交集团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专车平台,再由平台判断后联系警方。

  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优化紧急求助功能,同时主动与各地警方建立联系,寻求安全方面的学习、对接与合作。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下月起郑州出租车也能约 未来将开通“一卡通”

下一篇:郑州下文整治客运市场秩序 透露规范网约车信号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371-65718518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