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水域发现中华多刺鱼 我省尚属首次

2021-01-06分类:环保聚焦

      这在我省尚属首次,并将该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推移了500多公里

 

 
林州水域发现中华多刺鱼 我省尚属首次

 

中华多刺鱼

□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庞显炳 文/图

身体呈梭形,长五六厘米,身上有灰黄色小斑点,背上长有一排尖刺……昨日,记者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帮助下,见到了这一奇特的小鱼——中华多刺鱼。据了解这是首次在我市发现中华多刺鱼,也是首次在我省发现该鱼,这一发现意味着将其资料记载的地理分布范围大幅度向南推移,对于我市鱼类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省鱼类资源调查

意外发现奇特小鱼

据了解,这次我省全面进行鱼类资源调查,距离上次全省鱼类资源调查已经过去了30年时间。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摸清我省鱼类资源家底,掌握鱼类资源变化情况,新建河南省鱼类志,研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此次鱼类资源调查项目预计在明年完成。

今年9月初,由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林州市水产站以及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组成的河南省鱼类资源联合调查队前往林州市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在林州市南部一水域我们采捕到数条中华多刺鱼,由于以前从未在我市发现过这种鱼,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鱼,只是感觉比较奇特。”市水产研究所调查组的同志介绍,他们先后两次前往该水域进行了采捕;这种鱼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双背鳍,第一背鳍退化成八、九根鳍棘,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臀鳍前部具一强壮硬棘;体侧前部有薄骨片,后部光滑,尾柄极为纤细;体背部深褐色,腹部带有灰黄色有小斑点。

竟是中华多刺鱼

在我省发现尚属首次

随即,采捕人员将这种奇特小鱼带回研究,经过鉴别,确认为刺鱼目刺鱼科的中华多刺鱼。

“中华多刺鱼的模式种产地为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河北等地,其生存环境独特,单次产卵量较少,繁殖力弱,体型最大不过五六厘米,北京地区为已知的亚洲大陆最南分布边界,已被北京市列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河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聂国兴介绍,本次发现中华多刺鱼,不仅在我市是首次发现,而且目前在河南省境内为林州所独有。

课题组专家表示:“林州市发现中华多刺鱼,是安阳市鱼类资源调查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一发现在增加我省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将中华多刺鱼地理分布范围向南推移了500多公里。”该鱼在鱼类行为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其独特的形体特征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及研究。

据了解,有关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计划在发现水域设立源种保护区,保护这一奇特的小鱼。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周初冷空气影响河南 明天全省降雨又降温

下一篇:女子靠结婚“挣钱”和5个男子领证 结次婚换个省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371-65718518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