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首届‘天隆杯’菊潭贡菊摄影大赛启动 暨菊潭贡菊开园
本台消息(记者:程广硕 华夏 朱迪一 实习生:苗沐)金秋十月,菊花飘香,秋意盎然,景色宜人。10月30日,首届‘天隆杯’菊潭贡菊摄影大赛启动暨菊潭贡菊精品园开园仪式在南阳市内乡县乍曲乡水沟村隆重举行。内乡县领导田云章、张正钦、魏建廷、周晓锋、王龙本出席仪式。京津冀内乡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苗文禄,北京农林科学院博士黄丛林、内乡县扶贫办 、内乡县摄影家协会等单位负责人也一并出席。共同庆祝南阳市天隆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培育的内乡县第一个茶用菊花新品种——“菊潭贡菊”,庆祝“菊潭贡菊”摄影大赛的启动和菊园的开园,同时也拉开了内乡县第25届“菊花文化节”活动的序幕。
内乡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厚重,菊文化在这里尤为璀璨夺目。内乡古称菊潭、郦县,素有“菊乡”之誉,菊花是内乡的“县花”,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内乡县的菊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南阳市天隆茶业有限公司在投资1.5亿元种植5000亩有机茶园的基础上,2015年又投资 1000万元建成“菊潭贡菊”菊园1000亩,按照“生态、绿色、有机产品”的标准,建起了“菊潭贡菊”精品园,打响内乡县本土生产的第一个茶用菊花品牌。同时,以“菊”为媒搭建平台,举办“菊潭贡菊”摄影大赛,让摄影成为弘扬菊花文化的载体和展示菊乡风采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菊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南阳市天隆茶业有限公司从2013年在水沟村开修路建园,变成现在初具茶、菊的种植规模,截止目前已投现金3000余万元,种植茶业800亩,种特种茶菊1000亩,林果采摘园500亩,现代标准化厂房有1000平方米,同时引进了安装烘烤设备、包装设备、冷库、办公及餐饮、住宿等相关配套设施。目前茶园长势良好,菊花如期开放。
此次培育的“菊潭贡菊”品种花朵大、味道清香、口感清甜,在茶用菊花品种中独树一帜,既有贡菊的优点,又具有当地野菊的适应性,菊花种植现已辐射乍曲乡9个村,带动2000余人成为菊花产业工人,群众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菊花产业已成为富村富民富财政的又一支柱产业。内乡县处处飘逸的菊花香让在场的领导、农民和摄影家们神清气爽,这金灿灿的菊花不仅是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是天隆茶业有限公司和培育专家们的心血与希望。
好山好水好生态,有品有味更健康。天隆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苗俊亚对天隆茶业有限公司以后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在3—5年内以水沟九峰山为核心区投资1.5亿元,辐射发展到南水北调水源地附近五个村,发展有机茶5000亩、特种菊2000亩,打造内乡菊花茶的品牌,其次建设500亩生态林果园,种植枣、桃、杏、枇杷、等具有山村特色的林果品种,打造特色内乡农产品一条线。最后茶园和果园发展成熟后在九峰山基地修建避暑山庄一座,建成集度假、观景、娱乐、健身、采摘、美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圣地,让游客们走进乡村、感受自然、体验绿色健康生活的乐趣,回归自然的童真。
东风借力好扬帆,百舸争流快发展。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云章说,内乡具有“菊乡”美誉,菊花是内乡的“县花”,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内乡县菊花的种植技术、科技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菊花产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同时,内乡以“菊”为媒搭建平台,举办“菊潭贡菊”摄影大赛是为了让摄影成为弘扬菊花文化的载体和展示菊乡风采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菊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最美好的图片反映群众在菊花产业发展中焕发出的激情和活力!
甘甜丹江水,一路向北流。处于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汇水区的内乡县岞曲乡,肩负着保水质、护生态的重大使命。内乡县岞曲乡党委、政府围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立足生态建设,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特色化,重点打造“一带两极四区”,使岞曲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步迈入了科学发展、提速提效、崛起腾飞的健康轨道。
内乡县的生态发展充分体现了它的优势,为绘就菊花区蓝图,实现菊花产业化,乍曲乡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业优势,初步形成“东菊中果南烟西茶”的发展格局,以民生改善为主的“四区”工程硕果累累。天隆茶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种植茶业和菊花面积共2000多亩,堪称乍曲乡四区的龙头企业。万亩菊花竞相开放,集药、茶、食、观光、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景观基地雏形初现。海纳百川求发展,菊花遍地送清香。岞曲乡正以靓丽的风姿惊艳亮相。